表演內(nèi)容:

 

封禪大典

項目總時長約80分鐘,整個演出共分為七個篇章,包括序幕、金戈鐵馬——秦、儒風(fēng)雅樂——漢、盛唐氣象——唐、藝術(shù)王朝——宋、康乾盛世——清、尾聲。穿越了中國5000年的歷史時空,500名演員,5000套霓裳華服,演繹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故事,真實再現(xiàn)了古代五朝的市井文化和帝王封禪場景。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實際上是當(dāng)時那個朝代華夏文明發(fā)展所達(dá)到的高度,是對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度思考,是對華夏古老文明的崇高禮贊,也是目前國內(nèi)第一場涵蓋了五朝歷史的演出。

都有哪七十二個皇帝到過泰山封禪?

泰山是歷代帝王封禪祭祀的圣地。相傳上古時期就有72代君王曾封禪泰山。自秦至清,史籍上確切記載的到泰山封禪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

歷代帝王封禪祭祀泰山一覽表:

秦始皇嬴政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封泰山、禪梁父山

二世胡亥 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 登封泰山

西漢 武帝劉徹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封泰山、禪肅然山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封泰山、祠明堂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封泰山、祠明堂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封泰山、禪蒿里山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 封泰山、禪石閭山

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封泰山、祠明堂

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 封泰山、禪石閭山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 封泰山、禪石閭山

東漢 光武帝劉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 封泰山、禪梁父山

章帝劉烜 元和二年(公元85年) 柴祭泰山、祠明堂

安帝劉祜 延光三年(公元124 年) 柴祭泰山、祠明堂

隋文帝楊堅 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為壇設(shè)祭泰山

唐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封泰山、禪社首山

玄宗李隆基 開 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封泰山、禪社首山

宋真宗趙恒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 封泰山、禪社首山

清圣祖玄燁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祭祀泰山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 祭祀泰山

高宗弘歷 乾隆十三年(公元 1748年)至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先后10次祭祀泰山